芭蕾舞 | Ballet
朱妍,中芭首席“芭蕾皇后”
朱妍
中芭当家“花旦”朱妍用汗水雕刻芭蕾
有的时候看一些演员跳舞比较痛苦的,是因为他的条件不完全地达到芭蕾的要求,所以他日后在训练的时候,就会多一点痛苦。芭蕾这种挑战人类能力极限的表演形式让无数练舞者都有过那段痛苦的历程。
当谈及自己小时候训练中没有掉过脚指甲盖,朱妍感到十分幸运。事实上,朱妍的舞蹈天分也逃不开刻苦和她小时候的“笨”,朱妍称自己是“笨小孩”,上训练班时,老师要求要练出汗来,其他同学都是想尽各种招数,最后全班都出汗了,就她没出汗,可能是小时候汗腺太不发达了。
踢呀踢呀也踢不出汗,最后还被老师罚了,觉得挺委屈的,不过朱妍回忆起这段时光还是感到快乐和幸福,总结自己是脑子比较一根筋的,就是跳到这么大,就没有想过要放弃。
小时候平衡力差挑战自我终令外国专家刮目相看
很多东西都可以两面看,包括朱妍小时候的“笨”,如今却因为实在,不会在训练芭蕾的过程中想一些小窍门或者什么办法,结果练就了一身扎实的基本功。
她坦言让自己花费最多精力的动作就是Fouette,因为小时候天生的平衡能力比常人弱一些,所以这个旋转动作对她是一种很大的挑战,“在台上要转三十二个,你在台底下就应该转六十四个。”在训练芭蕾舞剧过程中,最大的挑战不单是动作上的,更有心理上的。
排演《卡门》的过程中,中国姑娘朱妍首次遭遇了表演上中西文化碰撞带来的挑战,“因为卡门这个性格好像真的是需要特别奔放、热烈,你要表现得非常性感,然后要很疯、很泼辣”。然而朱妍属于比较慢热的演员,同时由于传统教育观念,也让她觉得不适应。在最初的排练朱妍觉得是种折磨,外国编导通常给的时间有限,这会让你很痛苦,如果排演这个角色你做不出来或者距离他要求很远,他会当你是透明人一样的。
面对外国编导的要求,朱妍感到很为难,曾经一度离开剧团独自默默承受着伤心和失去自信的折磨。一直在想,是不是真的是不适合做演员。最终朱妍抛开了思想束缚,找到了感觉,让在场的那个可爱的外国专家老头儿也承认了对她判断上的错误,在排这个角色的几组演员中,朱妍是唯一跳得最好的。